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肾结石与饮水有关?
浏览次数:    2023-09-01

有人说,得了肾结石,就有机会体验生孩子的痛:剧烈的绞痛从腰部蔓延开来,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拧着肾脏……

正是由于这种剧痛,不少人对肾结石感到害怕,并疑惑:得了肾结石,会不会和喝的水有关?家里的水烧开后有很多水垢,会诱发肾结石吗?
水垢的生成确实与水的硬度有关,水中所溶解的钙镁离子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不溶于水的矿物盐沉淀,这样就形成了水垢。

开水壶中的结垢是单纯物理现象。水经过煮沸后,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一些不溶性物质析出——结垢。

不过,喝"硬水"易导致结石病并不是真的,更不会增加罹患结石的风险。

首先,我国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的供水部门和卫生部门均有例行的检测,水质达标后才能够使用,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担心。

其次,钙镁离子在低温下溶解度高,而在高温下溶解度降低,烧开后,部分钙镁离子形成沉淀。

结石病分为消化道结石和泌尿系结石。75%以上的泌尿系结石是草酸钙结石。大部分人误认为结石源于食用高钙食品或饮用硬度较高的水。事实上,结石病不仅不是由钙引起,结石病患者还应补充钙质。

草酸钙结石里有钙,所以有人认为吃高钙食物会导致肾结石。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高钙饮食有助减少肾结石风险(不包括补充钙剂)。

原因可能在于,充足的钙在肠道里会与食物中的草酸结合,减少草酸在尿液中的排泄,使尿液草酸/钙的比值下降,降低结石几率。

形成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有:

主要原因:饮水少,出汗多,排尿少;食用草酸含量高(比如菠菜)或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溶液减少,溶质更容易析出。肾结石也是这个道理,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尿液的高度浓缩」。

尿中矿物质过饱和后,容易形成结晶,导致结石发生。因此,常得结石的患者有个共同特征:不爱喝水。

其他原因:气温高,水分流失大,尿液浓缩;尿路感染、梗阻、异物。

中国南方常年气温较高,结石发病率高达5%-10%,这与夏天易引发结石的道理是一样的,出汗多了,不及时补水,尿量少,就容易结石。北方水质偏硬,结石发病率却低,这也佐证了水的硬度跟结石病并无太大关系。

或某些疾病因素、遗传、饮食结构不科学等也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病率,比如吃肉太多、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

一句话,要想预防肾结石,合理饮食,多喝水,多排尿
秋天到了,随便吃橘子可能会进ICU!
浏览次数:    2023-09-01

橘子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因为它吃起来方便口感又好。进入9月,一些早熟的橘子品种即将成熟上市。

但您知道吗?对于有些人,橘子可不是随便吃的!
 
此前,据武汉晚报报道,44岁的蒋先生本身患有肾病,在一口气吃下了5个橘子后就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报告显示,蒋先生的肌酐高达1700umol/L,血钾也高达7.2mmol/l,而血钾正常浓度为3.5~5.5mmol/l,诊断结果为尿毒症、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幸运的是,经过医院及时的血液透析、降血钾等抢救治疗,蒋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医生在诊疗中发现,原来蒋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压,但因为正值壮年,他不仅没有按照医嘱吃药降压,平时也从不去医院检查。

在此次发病前,蒋先生曾感觉浑身乏力,小腿还出现了浮肿。

此次之所以会因吃橘子而险些丢命,是因为他患有尿毒症,而橘子中含有的大量钾又必须通过尿液排出,致使体内的钾蓄积引发高钾血症。

高钾食物,肾病患者不宜多吃

肾脏是血钾调节的重要器官,肾功能正常时,钾摄入得多,肾脏排钾也会增多。

医生表示,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已受损,一旦摄入橘子等富含钾离子的食物,钾就会在体内蓄积,高血钾会直接抑制心跳和呼吸,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肾病患者不宜多吃橘子。

除了橘子,其他富含钾离子食物也要控制,要少吃,如鳄梨、香蕉、葡萄、橘子、橙子、蘑菇、菌类以及紫菜等。

不过,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一次性吃几个橘子并不会造成钾摄入过多。

健康人一天能吃几个橘子?

柑橘类水果吃得过多会导致类胡萝卜素摄入过量,从而导致胡萝卜素血症的发生,主要症状就是皮肤变黄,尤其以手脚最为明显。

虽然暂时减少或避免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即可恢复,但大家最好也不要放肆饮食。

那么,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天到底能吃多少橘子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轻体力活动、身体健康的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00克~350克,大概也就是每天1~2个橘子。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建议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吃拳头大小的水果一份,也就是中等大小的橘子1个。

同时建议大家把水果作为加餐食用,而不是正餐的一部分。

此外,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溃疡等)的朋友,不建议食用有机酸含量较多的柑橘类水果,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教你“榨干”一整个橘子

中医认为,痰湿聚集于皮下,日久凝结成核,就会形成痰核。

现在所说的淋巴结肿大、结节、增生、息肉、肿瘤都属于痰核的范畴。

而浑身是宝的橘子,如果能整个吃进体内,恰好有助于消除体内的痰核。

那怎样才能吃下一个完整的橘子呢?

体内有结节、息肉、身材较胖的人都可以用这个食疗方来帮助调理痰湿体质——全橘饮:

取一个带核的橘子,用细盐搓洗橘皮表面,冲洗干净后放入料理机中打碎榨汁,最后加适量蜂蜜与温水调匀后饮用即可

注意:血糖偏高者慎用。

 

饮水与糖尿病息息相关
浏览次数:    2023-09-01
截肢、失明、尿毒症……几乎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像糖尿病一样,本身并不可怕却可以引发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它可以引发100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已知的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富贵病”和“文明病”。特别是糖尿病就是吃撑出来的:

吃得太多、太精或者过于油腻,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如果胰岛长期负担过重,会致使它不足以很快地调节血糖,继而引发糖尿病。

1、吃得太精

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现在精白米面是我们经常选择的,可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

但活动量越来越少,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活跃的胰岛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久之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来越高了。

一项对超过6.4万人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规律的白米饭摄入与更高的糖尿病发病率有正相关性。

2、吃肉太多

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国人有节约基因,“由俭入奢”之后,就更容易肥胖、糖尿病!


所谓节约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摄入过多,营养物质得不到充分消耗,就造成营养过剩。

红肉摄入量每增加0.5份/天,随后4年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8%,不胖的人更易“中枪”,糖尿病风险增加65%。

要免受慢性病之苦,从现在开始跟老祖宗学习“谷物为主、少油少盐、吃八分饱、辛勤劳作”的生活方式,或许还不晚!

3、含糖饮料

很多人把喝水和喝饮料看成一回事。殊不知,这类软饮料通常含有高血糖生成指数和能量。有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罐355毫升的含糖软饮料,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2%。

不想糖尿病,饮水很关键
水与糖尿病息息相关

1、人体中水的比重和需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是人类从中摄取各种营养、调节和维持机体活力的载体。从人的体重看,水的含量占人体重量的70%,人体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为了输送营养、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每天都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在非工作或非显性出汗状态下,通常为2.0L~2.5L,绝大部分摄取自饮水及食物中所含的水。

水的营养价值。不管饮食结构如何丰富,人体都需要从饮用水中摄取一部分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饮用水,就会带来各种健康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即使轻微脱水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儿童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较成人差,保持机体水分并从中吸取足够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对糖尿病儿童是更大的挑战。

2、糖尿病其实就是与“水”有关的病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的总病机就是津亏燥热,是阴精亏损的一种疾病。

在《水这样喝可以治病》书中提出:糖尿病可能是大脑缺水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的神经传递素系统,尤其是血清素系统会受到影响。当身体缺水时,大脑自身的特性将自动封堵葡萄糖的出口,这样,它就能够保留住必需的葡萄糖。

当身体缺水时,大脑可以增加血糖的含量。糖的含量增加了,身体才能保持渗透机制的均衡。

大脑自我恢复的方式似乎与医生救助病人的方式完全一样——医生借助含糖和盐的静脉注射液使病人恢复活动。不过,这会产生一个重要问题:当身体水分不足时,身体的盐分代谢机制(包括钠元素和钾元素)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脱水还会使大脑中的色氨酸耗损严重。

我们早就知道,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大脑的色氨酸平衡机制受到了某种破坏,其含量会显著降低,色氨酸负责调整身体摄取的盐分,盐分负责调整身体细胞外部的水量。当身体因色氨酸不足导致盐分储存降低时,身体内部以及细胞外部蓄水的责任,就会落到血糖身上。为了完成这一新的任务,并且平衡盐分的不足,血糖含量就会上升,这一过程是那样简单,几乎使人难以相信。

3、如何饮水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统计,因饮水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的,占糖尿病患者的一至二成。其实,糖尿病人和普通人一样,每天至少需要2000毫升的水。

要少量随饮。不渴不喝水是个错误的习惯,糖尿病患者需要随时补水少量随饮。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本来糖尿病就有高黏血症,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心脑血管病。禁忌暴饮。一次暴饮、饮水过多会造成肺、肠胃、肾等内脏损害。

最为关键的是喝什么样的水。喝什么样的水才能让大家有效地预防糖尿病?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符合健康标准的饮用水。健康饮用水的基本标准有如下2条:

1、无细菌:不能有细菌、病毒或者菌尸

2、好硬度:50-300毫克每升。

3、好水源:无需加热可直饮、可生饮
净水器杀菌功能的重要性:基于科学数据的论证
浏览次数:    2023-08-08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质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在水资源日益受到污染和污染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净水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水处理设备,其杀菌功能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将通过科学数据的引用,论证净水器杀菌功能的重要性。

水源污染带来的挑战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由于工业排放、农药使用、生活污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780万人因饮用不洁净水而死亡,其中包括由于水源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因此,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净水器杀菌功能的意义

净水器作为一种水处理设备,具备杀菌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源中的微生物数量,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疾病风险。净水器的杀菌功能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紫外线辐射)、化学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或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迅速消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性。

科学数据支持

疾病预防: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数据,净水器的杀菌功能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99.99%的细菌和病毒。例如,紫外线辐射可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阻止其繁殖和传播。这种高效的杀菌能力可以帮助预防水源传播的疾病,如霍乱、腹泻等。

家庭健康保护: 一项发表于《环境健康杂志》的研究指出,家庭使用净水器可以显著降低家庭成员患上水源传播的胃肠道疾病的风险。这种减少疾病传播的效果与净水器的杀菌功能密切相关。

应对突发水源污染事件: 在突发的水源污染事件中,净水器的杀菌功能可以迅速净化受污染的水源,从而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一项刊登于《水研究》杂志的研究发现,在污染源释放后的72小时内,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降低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论

净水器的杀菌功能在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力地减少了水源污染所带来的疾病风险。科学数据的支持表明,净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降低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性,尤其在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时具有显著优势。因此,鼓励家庭使用具备杀菌功能的净水器,将有助于提升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浏览次数:    2023-08-08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今日8月8日,立秋了!


这意味着夏季结束,秋季即将开始,今年立秋正处于“三伏天”里的“中伏”,对于身体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立秋之后,天气短期内还会很热,但这股热不同于夏天。夏天气温虽热,但我们身体的孔窍开泄,能让汗液蒸发。

一旦到了秋天,早晚就有凉风了。凉风来袭,身体能立刻感知凉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但如果收敛得太厉害了,就会让体表感觉干燥,比如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归根结底,这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所以入秋后,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

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肺属金
而秋季大地一片金黄
故肺主秋季

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
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
所以秋天这种气
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
肝开窍于目
所以这时候
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
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
开始收敛、沉降
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
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
另外
早睡早起
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而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对肺脏的保护。

立秋养生要点——

祛暑滋阴

预防感冒

养肺护肝



秋季还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银耳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并加强对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每天必须保证喝水1700毫升。

立秋饮食宜祛暑滋阴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山药、百合、银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

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等。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立秋之后,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比起夏季来食欲明显好转,所以立秋后也是贴秋膘的好时候。但这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时候,所以肥胖者、要控制体重的人这时要注意节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免体重增长过快。

同时,我们在秋天里除了注意调节饮食外,还应该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多进行户外锻炼。


精神调养:心静、不悲秋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后 11-20 页]    共 139 条记录, 5 条 / 每页, 共 28 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太行源盾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72018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甲10号1幢4层    
保定公司:0312-2192668    北京公司:18611313411
全国400电话:

400-966-2656

(周一到周六 8:00--17:00)

扫一扫进入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