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饮用水,“水”也很深。不仅有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山泉水等多种类型,还有不同的水源地、关于水的不同故事,一时让消费者云里雾里。
2020年10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公布的关于矿泉水的质量抽检情况。
结果显示,近5年监管部门共抽检到336批次不合格的矿泉水,不合格原因涉及铜绿假单胞菌、溴酸盐、界限指标(偏硅酸、锶、硒、溶解性总固体、锌、碘化物、锂、游离二氧化碳)等19项。
此外,标称生产企业为河南思源饮品有限公司、江西山露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泉水不合格次数最多。品牌方面,不合格矿泉水还涉及天地精华、圣碧涛、圣安娜、阿尔卑斯、白山水、火山鸣泉、汇源、白水杜康、白山池、金贡泉等。
在336批次抽检不合格的矿泉水中,其中174批次为瓶装矿泉水,另外162批次为桶装矿泉水,分别占比51.8%、48.2%,显示这两种包装的矿泉水在不合格情况上并没有明显倾向性。
抽检结果显示,河南思源饮品有限公司、江西山露矿泉水有限公司多次上榜。
其中标称由河南思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批次不合格矿泉水,涉及商标浩昌、顶真,其原因主要是界限指标(锶、偏硅酸、硒)不达标以及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标称由江西山露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商标为洞村山泉、三露、润田、盼盼、恒大的6批次矿泉水,皆因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被判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不合格矿泉水还涉及“农心”“乐天”“白水杜康”“天喔”“汇源”等品牌旗下产品。
2、同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近7成是桶装水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微生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食源性和水源性致病菌,其分布广泛,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具有多种致病因子,可导致急性肠道疾病和皮肤炎症的发生。
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一系列感染,但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该细菌的感染。相反,它能精准“瞄准”抵抗力低下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烧伤和外科伤口、患者的呼吸道和受损的眼睛等受损部位。通过这些部位,它可能侵入身体,造成破坏性病变或败血症和脑膜炎。
抽检结果显示,336批次不合格的矿泉水中,有111批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22.8%。
通过统计得出,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矿泉水中,75批次为桶装矿泉水,36批次为瓶装矿泉水,即检出该种微生物的矿泉水有近7成都是桶装水。
桶装水的污染情况显著高于瓶装水,这可能是由于桶装水的灌装环节或包装环节消毒不彻底造成的。桶装水生产过程中,桶装包装反复使用,而且桶身的体积较大,消毒难度较大,从而造成产品污染机会增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特别是水、空气、土壤。 人可以三日无粮,但不能一日无水。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因此水好体质就好。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饮用水世界》
随着环境污染及水污染日益加重,多种经深度加工的新型饮用水不断涌现,纯净水是主导水型。饮用纯净水虽然可以避免饮水中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对人体的侵害,但纯净水毕竟属于低矿化度水,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长期饮用低矿化度水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大鼠从出生前就随孕鼠饮用纯净水直至出生后20周,其血清中16种常量及微量元素水平测定结果只有血镁浓度显著降低,其它生化指标显示血脂(TC、TG)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日渐突出,形成了现代人群(尤其是城市)纯净水与高脂饮食这种联合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
多年来,许多研究都揭示了饮水与心血管病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水的硬度和TDS(溶解性总固体)是两个有益的因素,它们都与心脏病死亡率有一定的关系。
在我们强调某些主要研究之前,先了解一下TDS(溶解性总固体)。TDS是用来度量饮用水中所有矿物质的指标。TDS不仅包括钙和镁(硬度因素),也包括锌、铜、铬、硒等。有研究表明:喝含高TDS水的人们,死于心脏病、癌症和慢性病的几率比喝含低TDS水的要少些。
一般水的硬度越高,其TDS也越高。虽然大多数关于心脏病的研究并不针对TDS,而只针对硬度。但TDS这个因素作为硬水中的一部分仍被提出,或许还起着重要作用。
在美国,Greathouse和Osborne的两位科学家曾研究了年龄在25~74岁、分布于35个不同地区的4200个成年人。他们发现了什么呢?仍旧是硬水地区人们的心脏病死亡率低于软水地区的。他们还提出了硬水中钙、镁能够降低心脏病受冲击的危险,这项研究比较了1400多名威斯康星州的男性公民结果是长期喝软水的公民基本上都患上了心脏病,而喝硬水的公民大部分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出现。
美国科学院总结说:理想的饮用水能够使心脏病死亡率减少15%。美国马丁福克斯博士所著的《健康的水》一书中提到:健康水的标准是具有一定量的硬度(理想值170mg/L左右),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TDS(理想值为300mg/L左右)。
总结两点:
首先,水的硬度和心脏病死亡率有明确关系, 我们们应尽可能饮用硬度大约为170mg/L左右的水; 其次,TDS与心脏病死亡率也有确定的关系,TDS越高,心脏病发病率越少。饮用水中适当含量的硬度与TDS是构成了有益健康好水的因素之一。
人们一直在追求着更干净清洁的饮用水。在人类历史早期,我们就已经学会使用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我们所喝的水。
半个多世纪前,Sidney Loeb和Srinivasa Sourirajan发明了反渗透膜。这是对饮水净化技术的又一次革新。反渗透技术会去除水中的绝大多数的离子和有机物,生产出我们日常饮用的纯净水。
从那以后的五十多年来,学术界和制造商的不断努力让这项技术变得更加简单与可靠。
反渗透革命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和所有颠覆性的技术一样,它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你有没有想过,喝的水太“纯净”,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不久前,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戴维·塞德拉克的一篇关于反渗透净水技术的文章,并指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结论:“反渗透净水技术把水中天然存在的很多有益矿物质都去除掉了。而这种“太过纯净”的水可能导致人体营养不良甚至增加患病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反渗透净水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包括许多普通家庭也开始使用反渗透净水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估算,到21世纪中叶,超过十亿人口会使用反渗透膜净化的水。这种经反渗透净化后的水就是我们平时常喝的纯净水。因此,世界饮用水供给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人们有必要考虑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
“反渗透技术革命的讽刺之处在于它制造了太过干净的饮用水。人们早已认识到,长期饮用去离子水会导致营养缺乏。” 戴维·塞德拉克在文中如是说。
首先,反渗透净化后的纯净水中去除了钙离子。而我国居民普遍钙摄入量不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描述,18-49岁成年人的每日钙推荐摄入量(RNI)为800mg/d,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RNI)为1000mg/d。然而,中国居民的平均钙摄入量远低于这一标准,不足400mg/d。
其次,经反渗透净化后的水中几乎不再有镁离子。而人们饮用镁缺乏的水会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针对水中的钙镁元素,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曾明确指出,“饮用水中的钙、镁摄入量约占成人总摄入量的5%-20%”。
而《饮用水中的营养素》更是认为 :“水中的矿物质可以部分补充人群膳食矿物元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镁,并且可能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保护,而去除水中矿物质可能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国内外已经有一些生产商意识到了反渗透净水机存在的这个问题。比如以色列的一家供水商开始努力开发一种给反渗透净化后的水添加镁的方法。也有人通过家用反渗透系统添加镁,但这种做法的成本非常高昂,寻常家庭基本不可能负担得起。
目前,国内的家用反渗透饮水机并不能再向水中加入矿物元素,因此对于惯用反渗透净水机的家庭来说,长期饮用这样的纯净水会增加潜在的健康风险。
镁还不是反渗透膜净化的水中唯一缺少的重要营养离子。另外一个重要的矿物元素是氟。而反渗透膜净化的纯净水会造成饮用水额外的氟缺乏。这个问题在低收入的群体中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他们很少使用含氟牙膏。
氟元素的缺失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也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虽然没有确定的证据可以证明氟化物的缺失是某些地区儿童身高变矮和龋齿增加的原因,但在这些地区,许多中小学都安装了反渗透膜净水机。
此外,大约10年前,流行病学家报告说饮用水中锂浓度较低的群体自杀率较高。虽然并非所有后续研究都支持锂缺乏性假设,但海水淡化水的锂浓度几乎都处于检测限的低端,据报道饮用这类水的地方自杀率有所增加。
综上,戴维·塞德拉克郑重地指出:“考虑到饮用反渗透纯净水的人数众多,我们必须相当谨慎地思考这个问题,即人体所需要的其他微量元素也可能需要通过饮用水来摄取。”
而纯净水还存在一个风险:由于经反渗透处理后的纯净水几乎没有溶解性离子存在,这就意味着它加强了矿物质溶解速率。人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人体内的矿物质被溶解流失。
在戴维·塞德拉克的文章最后,他忧心忡忡地表示:“从现在开始的一个世纪,历史学家往回看时将把反渗透的普及当作是饮用水供给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科研群体面临的挑战是确保历史书中不会脚注说明反渗透革命的意外后果。”
戴维·塞德拉克对反渗透净水技术的研究与反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这个家用净水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我们也应当建立起对饮水健康的科学认知。认识到水中矿物元素对健康的重要性,确保自己饮用的水是安全、健康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一些人甚至完全用纯净水来代替自来水,但这对老人和儿童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纯净水是经过分离过滤装置的饮用水,一方面滤掉了水中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儿童和老人身体中钙的需要量30%来自于水,长期喝纯净水的话,这部分钙的来源就没有了;另外食物中的钙比水中的钙吸收要来得慢,低很多。
长期喝这样的水,不仅不能补充钙、锌等微量元素,体内已有的矿物质反而会被纯净水吸收排出体外。需要注意的是,桶装密封的纯净水,一旦启封与空气接触,24小时后,就开始滋生细菌。因此,把一桶纯净水喝上几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老人为什么不能喝纯净水的道理您明白了吗?
通过对自来水进行特殊工艺的深加工,纯净水去掉了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因而更加“干净”;但是,在加工和反渗透的过程中,也会损失掉许多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如钙、镁、铁、钠、钾等。而自来水的加工处理方法和纯净水不同,它保证了水中原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来水比纯净水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纯净水并不能完全取代自来水,特别是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来说,纯净水中缺乏的这部分元素,正是身体需要补充的。尤其是钙,人们对它的摄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自来水,如长期饮用纯净水,身体就注定要“错过”这部分营养。
此外,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大量饮用,还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自来水虽没有纯净水干净,但只要烧开了,水中原有的有害物质就会被消灭,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必过分担心。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中也可以将纯净水和自来水交替饮用。在煮菜、淘米、煮饭和烧汤时,用一般的自来水就行。
水生理学专家明确指出,这种人造的纯水对人的细胞来说是个“异物”。纯净水在失去矿物元素以后,它的水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水分子过分串联,变成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被人体吸收。而且这种超纯水因为不含任何矿物质,就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导致人体细胞内的生命动力元素逆向渗透,向体外流失。所以纯净水非但不适于老人、儿童,壮年人在运动出汗后,体内盐分丧失较多的情况下,也不能大量饮用纯净水。
那么什么样的水适合长期饮用呢?专家表示:我们应当饮用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的、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天然水。天然的好水应该来自优质的水源、呈弱碱性,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
不要盲目信赖矿物质水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专家和权威机构提示过,人体不宜长期喝纯净水,因为它完全不含矿物质。因而今年夏天,矿物质水特别受百姓欢迎。但营养专家提醒,矿物质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矿物质,这种人工矿物质水的pH值多数呈酸性,并不能让水恢复弱碱性的健康态。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pH(酸碱度)应在7.35-7.45左右。水也一样,原始天然的好水大都呈弱碱性,含有钾、钙、钠、镁和偏硅酸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能与人体所需相吻合。但是对矿物质水的测试发现,它的pH值在6.0以下,甚至比纯净水还酸。
水的酸碱度是由水中所含的离子决定的,纯净水去掉了所有矿物质阳离子,所以都偏酸性。而目前矿物质水的生产工艺是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钾、硫酸镁的酸性矿化液,这些酸性的人工矿化液在水中分解,产生大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而使它的酸度更低。加上这种人工分解的钾和镁离子性质并不稳定,因而无法象水中的天然矿物质那样被人体细胞有效吸收。
将纯净水作为饮水,长期地喝就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人类进化的规律,也违背了科学规律。现在,很多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报道,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会带来很多生理负面效应。
文章来源于:搜狐网